記者盧萍珊/專訪
西港區檨林社區推動藺草產業,還將社區的老房子改造成藺草文創商品展示館,背後最大功臣就是公所的社造替代役男們,利用所學運用在老宅改造設計,增加房子多元使用效能,讓閒置古厝重生。
參與這項「檨林 ?24號 ?-藺草本事」老宅改造的替代役男李宇聖指出,這棟有九十多年屋齡的三合院,因閒置十多年,房間裡長滿雜草,比人還高,去年十一月接下改造案後,看到屋況著實嚇了一跳,光是清理屋內雜物及雜草就花費不少時間。就讀大葉大學空間系建築組的李宇聖,對於空間改造很有想法,配合三合院的使用功能,除是藺草包展覽館,還是社區圖書室及會議室,讓老宅發揮更多功能。
成大資源工程碩士的莊麒叡說,在學校念的科系與社造較無關連,但這次參與老宅改造,跟在老師傅身邊,學習一些老的工法整修房屋,覺得獲益良多,以前從不清楚原來屋頂上的瓦片修復時是有技巧,並非依序排列就可以,還要考慮未來下雨時,雨水要能從瓦上流下的角度,這可是學校沒有教的事。
東方設計學院流行商品設計系畢業的王崇勳表示,老宅以瓦片遮蓋,日前要修復時多次爬上屋頂,試圖找到漏雨的節點,但都沒能成功,最後還是老師傅找到,可見得經驗還是很重要,尤其是老屋修繕更重傳承。


11CADEB71C489C01
arrow
arrow

    iacsgyce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